|
强化金融要素支持解决民企融资难发表时间:2023-08-07 15:1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在强化要素支持方面,涉及多项对民营经济融资的支持,包括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表示,金融机构要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全面梳理绩效考核、业务授权、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提升贷款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相关部门的表态与政策出台,旨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应该看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民营企业中较为突出。金融机构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的现象,加剧了融资难。 贷款支持先在观念上改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董昀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至关重要,关键是要分析“痛点”与“难点”的成因。首先,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获取要素、平等参与竞争的中央精神的落实不够到位。民营企业融资及信用贷款规模的扩大,存在瓶颈及“玻璃门”。把民企与国企区别对待的状况,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次,机制设计上存在短板。例如,原有的银行绩效考核机制不鼓励民营企业信用贷款的扩大。 再次,民营企业贷款若缺乏抵押品,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严重。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很难破解信息不对称。在金融科技发展之前,信息不对称问题很难加以解决。 董昀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在认识上不断进步和提高,会使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的扩大有很好的基础。在机制设计上,关键是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风险评估、激励机制等,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大方向契合,不应过度区分民企与国企。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对民企与国企贷款应该同样对待。 扩大民企贷款需克服难点 谈到扩大民企信用贷款的难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所长胡彩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一是银行对民营企业信用评估难,很多企业不符合银行的放贷条件。银行对民营企业信用评估所需要的纳税、用水用电、供应链等信息,很多掌握在政府手中,需要解决如何以合法合规、安全的方式让银行使用这些信息。二是信用贷款风险较高,银行信贷员要终身追责,放款动力不足,如果不追责就会存在道德风险,这就需要有个度的把握,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三是受信心、市场前景、客户需求等因素影响,民企扩大投资的意愿不强,贷款需求不足。 胡彩梅建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依托大数据风控等数字化手段增强获客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对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科技人才、硬件、软件等投入视同研发支出,加大税前抵扣力度。加大风险分担力度,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政府等“几家抬”。推动民营小微企业规范化改造,完善企业治理,健全财务制度。此外,可优化产业组织方式,引导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通过相互参股等方式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经济周期下行风险,提升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 “充分运用好金融科技,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及各类数字技术,进一步消除扩大信用贷款规模因缺少抵押品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用数字来穿透‘堵点’。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打破数据‘孤岛’与信息‘孤岛’,让各类信息能够组合在一起,使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有充分的技术条件和信用体系支撑。”董昀说。 中国银行(3.860, -0.03, -0.77%)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建议,一是规范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引导民营小微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平台,聘请专职会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制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信用体系,引入多方信用记录,建立数据库平台,共享企业数据资源,依据大数据平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二是加大融资担保力度。由地方政府联合商会、银行、担保公司等共同设立信用保证基金,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无抵押无担保,但有适销对路的产品、有稳定现金流、有正常纳税记录的民营企业提供担保。 多举措提高小微贷可得性 此次发布的《通知》还提出,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年底,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接入“信易贷”、地方征信平台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强化跨部门信用信息联通。 “部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面临一些困难,持续的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是帮助小微企业加快恢复、稳定就业的必要手段。”叶银丹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延期有助于继续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增加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申请的接受度,提高小微企业资金可得性,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叶银丹表示,民营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引导商业银行接入“信易贷”、地方征信平台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商业银行获取更加全面的民营小微企业信息,从更多维度和角度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还款能力等进行更加准确评价,帮助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免责声明:信易云平台转载网络文章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包含内容图片字体),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信易云平台将及时处理删除 关注我们 信易云平台第三方机构,响应税、银、企,银税互动信息互通和应用,结合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手段,致力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服务中小企业融资。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企业贷款。 |